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游戏山娱乐平台 > 产品展示 > 一个常熟老人助学二十载,情系红土地

一个常熟老人助学二十载,情系红土地

发布日期:2024-12-18 06:23    点击次数:139
“大山里有一条小路曲曲弯弯,小路上走来了一个俊俏的女孩。花喜鹊衔来了高考的喜报,锣鼓声敲出了山村的风采……” 王金元唱着自己作词作曲的《小路》,从书柜里取出一个个档案盒,...

“大山里有一条小路曲曲弯弯,小路上走来了一个俊俏的女孩。花喜鹊衔来了高考的喜报,锣鼓声敲出了山村的风采……”

王金元唱着自己作词作曲的《小路》,从书柜里取出一个个档案盒,将捐款名单、汇款明细、受助学生来信、活动合影、《感恩》画册等助学信息铺满一桌。

在常熟,有个热爱音乐的老人——王金元,曾任常熟市莫城镇文化站站长。从常熟到安徽泾县,323公里的助学之路,王金元走了20年,集结了200多位社会爱心人士,帮扶365名贫困家庭的孩子,累计捐赠善款578万8千元。

一份份档案,一串串数字,照见王金元东奔西走的忙碌身影,也见证着无数山村贫困孩童命运的转折,唱响了一曲爱心助学的温暖赞歌。

重建校园,公益助学

“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学校,房顶是漏的,墙壁全是裂缝,地面用的砖坯,桌子是门板搭的,椅子是孩子从各自家中带来的,还有几只大黑猪在操场的双杠边拱土……”

1999年1月16日,时任莫城镇文化站站长的王金元怀揣4000元(其中2400元为爱心企业家出资),第一次踏上安徽泾县孤峰的土地,用镜头记录下所见所闻。他的心中五味杂陈。

追本溯源,王金元与泾县的缘分起于1998年10月,原泾县孤峰中心文化站老站长王直寄来了一本《重建盘坑小学纪念册》,册中新四军老战士和社会善士建校助学的感人事迹深深触动了王金元,也激发了他对革命老区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注与强烈责任感。

“如果有机会,也要为老区的孩子们做些事。”1998年12月,契机到来——即将倒塌的田坊小学重建在即。得知消息的王金元立刻带着相机,赶往泾县,实地考察。

于是,王金元的镜头里有了摇摇欲坠的教室,有了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睛,有了老区真实的困苦现状,这些照片也成为他最早的一批家庭档案。

学校需要重建,孩子们急待上学,但资金从何而来?

一路风尘仆仆,从泾县回到常熟,王金元马不停蹄,拿着相片,奔走呼号,最终募得3万余元,汇入重建学校的启动资金。

2001年8月,田坊小学落成。290多名山区孩子终于有了窗明几净的教室和安全的学习环境,王金元也正式走上了帮扶泾县困难学子、支援皖南山区教育事业的公益道路。

此后,泾县的乡间小道,每年都会出现王金元的身影。他给孩子们带去文具用品,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也以身作“桥”,连接起常熟与泾县,传递着爱心和希望。

1999年下半学年度开始,经王金元牵线,常熟莫城中学连续三年接收了吴小丽、夏翔、方颖萍三位泾县孤峰乡的贫困学生,完成初一到高三的学业,学习期间免除所有费用,还每人每月发放150元生活费。

八年间,王金元成了三位泾县孩子的“常熟爸爸”。车站接送,嘘寒问暖,添置衣物,还带着他们游览常熟名胜。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健康,并不富裕的王金元坚持自掏腰包,每天一个苹果给孩子们“加餐”。

在物质上支持,在精神上鼓励,王金元真正把三个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儿女,让他们在异地他乡感受到家的温暖。

奔走两地,真情筑梦

“王老师,我不能读书了,家里实在没钱了…”2004年的一天,王金元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

父亲小腿肌肉萎缩,母亲患有肾病,泾县桃花潭中学的初三学生孔德凤濒临失学,走投无路的寒门学子,想到了2003年暑期在王直助教中心见到的王金元老师。

帮,必须帮。王金元当即汇去了2000元,从初三到大学毕业,一汇便是七年。

一张张从常熟到泾县的汇款单藏着的是殷殷期许,一封封从泾县到常熟的信件寄来的是深深谢意。

一手写下汇款单,一手摩挲感谢信,王金元的心里萌生了一个“大胆”想法。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一群人的力量无穷。在泾县,像孔德凤一样失学的孩子有很多,而在常熟,像王金元一样心怀大爱的社会善士,也很多。

王金元与王直一拍即合,“一对一”结对资助贫困生行动开始。王直负责实地调查泾县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然后制成表格寄给王金元,王金元就拿着这些资料寻找资助人。

2005年3月25日,泾县第一位贫困学生余君落实由常熟市医药化工设备总厂王瑞龙资助。至6月8日,葛盈露、张新娟、杨丹、黄翠萍、张芸芸等五位贫困学生的资助人也全部落实,首笔资助款2万元也汇往泾县,从此拉开常熟——泾县两地由两地老王牵线的爱心结对助学的序幕。

“我从1975年开始就在莫城干文化工作,很多企业老总和社会善士都认识我、信任我,听说资助的事情都很支持,开展比较顺利,但也有些觉得我在骗人。”吃了“闭门羹”,王金元并不气馁,依旧拿着资料一家家“敲门”。

随着资助者们的慷慨解囊,一个个山区孩子的命运就此改写。

为了了解学生境况,也让资助者放心,2005年8月,冒着烈日酷暑,王金元又来到泾县,拍摄受助学生家庭。

“那些孩子的眼睛,乌黑发亮,满是渴望,就这么看着你,告诉你,我想读书。”走进受助学生的家,屋舍破旧,家具简陋,但墙上却贴满奖状,王金元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物质的匮乏并未能阻挡这些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相反它像是一块磨砺石,激发着他们内心的刚毅与坚韧。

王金元来往泾县的脚步越来越频繁。他带着照相机、摄像机,将这些需要扶持的贫困学生的家庭状况拍成照片、录成影像,记录在册,并制成光盘,做成档案。

“帮一个学生,就是救了一个家庭。”回到常熟后,王金元深感肩上的责任与使命愈发沉重,“牵线搭桥”的热情与动力也愈发高涨。背负着孩子们的梦想,他东奔西走,一边精心整理并详细记录已受资助的学生情况反馈给资助人,一边也在不遗余力地为尚未获得资助的孩子寻找合适的资助人。

二十年如一日,在王金元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社会善士加入公益助学的行列,共同托举寒门学子的读书梦。

廿念不忘,爱有回响

“王老师,我考上了安庆师范大学!”

“杨叔叔,我被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系录取了!”

“王伯伯,我要去香港中文大学读博士了!”

9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资助者们最开心的季节。无数喜讯从泾县飞到常熟。

扶贫助学路上,有汗水,有眼泪,但更多的是感动和欣喜。

“这是孔德凤,我资助的第一个孩子,随着我来常熟安家立业了;这是赵勇,2006年泾县的理科状元,去了南京理工大学;同年的徐玉娇是泾县的文科状元,去了西南政法大学;余君,现在是香港大学的医学博士;金鹏,现在在全国人大机关工作……”翻着一份份助学档案,抚摸一张张熟悉的脸庞,讲述受资助孩子们的现状,王金元如数家珍,满脸骄傲。

在王金元等资助者的帮扶下,孩子们走出贫瘠的土地,开启自己的璀璨人生。

时光荏苒,曾经的受助者长大成人,有的步入大学,有的走进职场,有的成家立业……他们在各自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把爱与温暖继续传递。

“过去别人帮助我,今天我要帮助别人。”王刚受到爱心企业家沈军长达九年的“一对一”资助,直至大学毕业。目前他在芜湖某企业工作,每年都会拿出4000元助学。

叶远飞受爱心企业家时锦明的资助,完成学业。大学毕业后他组织受资助的学生以“情感维系、道德传承”为宗旨,成立“感恩联谊会”,并发起成立“感恩基金”,筹备善款,公益助学。同时还通过“一对一”的资助方式帮扶贫困学生。

结草衔环,饮水思源。在王金元铺设的助学之路上,昔日的受助者如今已羽翼丰满,反哺成新的资助者,续燃爱与希望的不息火种。

“我知他有鸿鹄高志,我便送上助学善心。”风染双鬓霜,但爱心不止步,现如今76岁的王金元还奔走在助学路上,化作明灯,照亮前方,指引学子赴明途。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TOP